PCR實驗,即臨床基因擴增實驗,是專門用來檢驗病原體感染的一種手段。它通過將體內所含的病毒基因進行擴增的方法,測出感染者體內是否含有特定的病毒。因涉及到各類病原體的檢測,實驗室的消毒工作不容忽視。所有PCR實驗室的平面布局、空調通風系統設計、氣流控制等也都是圍繞同一個核心問題進行——“避免污染”。
PCR實驗的污染來源都有哪些?
1.樣本間交叉污染:收集樣本的容器被污染或樣本密封不嚴導致外溢;不同樣本移液時忘記更換槍頭;移液器等實驗器具及耗材未及時消毒滅菌;不同樣本同時開蓋或樣本劇烈震蕩、反復吹吸導致氣溶膠形成擴散,相互交叉污染。
2.實驗試劑污染:主要是在 PCR 組分試劑加樣過程中,由于移液器、容器、陰性對照及其它試劑被核酸模板或陽性對照污染。
3.擴增產物污染:大量拷貝的產物泄漏或擴增后的PCR反應管意外開蓋,這是PCR反應中最主要、最常見的污染問題。
防止實驗污染都有哪些措施?
1.正確佩戴手套:手套未緊密貼合拇指、食指和中指,在進行開蓋操作時容易發生交叉污染。
2.正確使用生物安全柜:實驗用品擺放簡單、整潔、避免通風口堵塞;操作前后紫外線照射,消毒劑隨手可及;及時清理廢棄物,保證廢棄物不超過垃圾桶體積的2/3。
3.核酸提取儀去污染:每天多批次檢測時,在每一批次檢測完以后必須用75%的乙醇對儀器進行去污染。
4.重視通風:不定期對房間進行通風,每次至少持續30min。
5.PCR擴增區去污染:PCR反應管必須蓋緊,避免擴增后的核酸對環境的污染。
PCR實驗室的空氣流向管理與環境消毒?
PCR實驗室可分為試劑準備區、標本制備區、擴增區和產物分析區四個區域,這四個區域在物理空間上必須完全相互獨立,各區域無論是在空間上還是在使用中,應當始終處于完全的分隔狀態,不能有空氣的直接相通。所以,臨床基因擴增檢驗實驗室的空氣流向應按:試劑準備區→標本制備區→擴增區→產物分析區,應時刻防止擴增產物順空氣氣流進入擴增前區域。不同的實驗區域應當有其各自的清潔用具以防止交叉污染。
1.基本原則:由清潔區向污染區進行,潔具不可交叉。
2.清潔消毒方向:準備區→標本制備區→擴增區→產物檢測區
3.清潔消毒范圍:工作區域的物體表面(含桌、椅),可使用含氯消毒劑擦拭消毒,空氣和工作臺面可使用紫外線照射消毒,也可使用空間消毒器進行全環節消毒。
4.不可使用紫外線消毒器及化學消毒劑在有人狀態下的消毒。
5.PCR室內的消毒應防止揚塵(減少人員走動)、殺滅DNA或RNA的基因片段。可選擇懸掛紫外線燈管進行空氣消毒,試驗前照射30-60分鐘,實驗結束照射30-60分鐘,必要時延長照射時間。
6.終末消毒:當出現實驗室污染時,應按要求立即撤出相關人員,在無人情況下可使用化學消毒劑進行終末消毒,如熏蒸法:過氧乙酸1g/ m³加熱熏蒸(濕度70-90%),密閉24小時;氣溶膠噴霧:3%過氧化氫:20mL/m³氣溶膠噴霧;5%過氧乙酸2.5mL/m³氣溶膠噴霧(濕度20-40%)。
日常清潔消毒應該如何做?
1.每日工作前后,對工作區域表面、地面進行清潔并消毒,使用含氯消毒液擦拭。
2.配備移動紫外線消毒裝置進行空氣和物表的消毒。
3.生物安全柜的消毒:每天工作前對生物安全柜的內表面進行消毒,包括工作臺面和內壁使用消毒劑擦拭。
4.工作結束:柜內物品全部消毒后移出。消毒劑擦拭臺面四周、以及玻璃內側燈部位。
5.消毒劑應選擇能夠殺死生物安全柜里可能發生的任何微生物(70%乙醇、含氯消毒劑)。在使用漂白劑等腐蝕性消毒劑后,還應用無菌水再次進行擦拭。
6.停用生物安全柜前,運行5min以凈化內部空氣。
7.終末消毒:需要進行終末消毒時。
試驗完成后,物品及環境如何處理?
1.做好廢液及固廢處理:PCR實驗室中的固體廢棄物必須先經過高壓蒸汽滅菌后再按醫療廢物進行處理。
2.實驗室空間消毒:在室溫,50-60%濕度條件下,使用過氧乙酸熏蒸2g/m³,過夜;或使用20g/l氣溶膠噴霧,用量8g/m³。
3.物體表面消毒液:0.55%含氯消毒劑,現用現配,24小時內使用。
遺傳室:賈雨薇